“雖然都是生物醫藥,可老華藥和新華藥,大不一樣嘍!”12月9日,當記者趕到1000多公里外的浙江湖州,見到曾參加華藥建設勞動的胡教平老人,91歲的他心潮難平。
很多人也許并不知道,被譽為“共和國醫藥長子”的華藥,自1953年誕生起就是一家生物醫藥企業。今年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石家莊市國際生物醫藥園規劃展館,華藥就在第一個展臺。展廳里,總書記強調:“把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命脈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p>
70年滄海桑田。新華藥,新在哪兒?
12月22日,在石家莊,記者繼續向胡教平老人的兒子、華北制藥中央研究院院長胡衛國詢問答案。“地方變了,廠房變了,產品也變了,是這些,也不全是這些。”他笑瞇瞇地反問記者,“采訪了這些天,你們說它新在哪兒?”
新在品種?
什么產品最能代表華藥?同一個問題,父子兩代人卻有不同答案。
“當然是青霉素!”胡教平老人脫口而出。青霉素是通過微生物發酵生產的,華藥在上世紀50年代生產出中國第一批青霉素,讓貴比黃金的藥降為幾毛錢一支。憑這“一招鮮”,華藥成為亞洲最大的抗生素生產基地,全國每7支抗生素中,就有1支華藥產。他的父親胡孝心就是受益者,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支支寄回浙江寧海老家的救命藥,給身患老肺病的老人帶來生的希望。
可在53歲的兒子胡衛國眼里,從一藥難求到琳瑯滿目,生物醫藥的品種早已發生根本性變化?!艾F在的華藥,已經從以抗生素為主,發展成涵蓋抗感染、心腦血管、免疫調節等領域的大型現代生物醫藥企業,一共有700多個品規呢。”他介紹起來滔滔不絕。
上世紀90年代,靠青霉素一個品種“躺贏”的好日子到頭了。你降一毛、我降一毛,價格戰愈演愈烈,華藥利潤斷崖式下降。轉型迫在眉睫,華藥把目光投向了現代生物醫藥。一來,多年積累的生物醫藥技術,更能凸顯優勢,更重要的是,長遠來看生物醫藥大有可為。
1998年4月,華藥毅然投資3億元上馬金坦項目。金坦,是基因技術(GeneTech)音譯。這是當時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生物技術藥物產業化基地。然而,金坦之路并不平坦,連續出現虧損。虧了6年,華藥補了6年,咬牙挺過去,終于邁入生物醫藥新賽道,如今金坦已成為利潤大戶。
金坦、華民、新制劑……2017年,老華藥停產搬遷的時候,一個現代生物醫藥的新華藥早已崛起。現在,華藥業務已從原料藥轉為制劑藥為主,生物技術藥物貢獻利潤。
“現在每家藥廠生物醫藥品種都密集‘上新’,如果僅僅看這一項,又很難代表華藥之新。”胡衛國說。
新在技術?
華藥工業文化展陳區里,一架笨重的鑄鐵搖床分外顯眼。1958年,就是靠這架搖床,選育出了中國第一株生產用青霉素菌種。
那時候想用菌種,要從蘇聯“打飛的”進口,不光效價低,價格還高?!叭A藥必須選育自己的菌種!”一次次試,一步步改,他們終于打破國外壟斷,結束了我國青霉素、鏈霉素依賴進口的歷史。
“刻骨銘心??!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焙唐降恼Z氣沉重而堅定。
“今天,雖然還是生物醫藥,但技術早就不一樣了?!焙l國介紹,我們有微生物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抗體藥物研制國家重點實驗室、抗生素酶催化及結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等4個國家級創新平臺,有高通量篩選、基因編輯、AI技術等一大批前沿技術。技術不斷迭代,只為一個目的:研發更多適合中國人生命基因傳承和身體素質特點的“中國藥”。
在華藥,如果問起生物藥,人們一定會告訴你奧木替韋單抗注射液。這是華藥自主研發的第一個國家Ⅰ類新藥,用了整整17年。從一個狂犬病毒抗體基因序列開始,科研團隊夜以繼日攻關,硬是靠自主創新沖破技術壁壘,研發出中國首個重組全人源抗狂犬病毒單克隆抗體。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重組乙肝疫苗,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Ⅰ類新藥,為摘掉乙肝大國帽子作出重大貢獻;免疫制劑環孢素,打破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劑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這些年來,華藥共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5項,國家科技進步獎21項。
不過,在胡衛國看來,光靠一項技術,很難永遠保持領先地位,只有持續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創新,才能有層出不窮的新產品、新技術,才能不斷為新華藥注入新動能。
新在路徑?
把科研團隊派到“國家隊”創新平臺,成了華藥的新時髦。
近日,在位于天津的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熱氣騰騰的氛圍里,雙方正一起孕育合成生物的“新夢想”?!懊恳环昼姸加行率斋@?!币蛔绹?,是行業“大咖”、海歸博士,創新的火花四濺。
共享廚房、共享廚師、合作開發,這里已經成為華藥的“創新源頭”?!肮I菌種是生物制造的‘芯片’,有一個先進的工業菌種,就可能是一個未來的單項冠軍?!焙l國期待滿滿。
“建廠時只有一條路,就是靠蘇聯專家援建,現在合作方式越來越多了,讓創新如虎添翼?!边@個新變化,讓胡教平不住點贊。
華藥的“朋友圈”,已經從技術擴展到產業鏈,從國內拓展到國外。與清華大學共建國家創新平臺,與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天津大學、浙江大學、江南大學等合作研發,解決“卡脖子”難題;與國際知名企業開展深層次合作,重點推進生物技術發展。
“開放合作可以為企業創新賦能,但關鍵還得靠自主創新??梢钥隙?,決定華藥之新的,絕對不僅僅是越來越大的‘朋友圈’?!焙l國深有感觸。
新在頭腦!
新華藥,到底新在哪兒?“在我看來,品種、技術、路徑,這些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新在頭腦?!焙l國思考再三說。
這是胡衛國的答案,也是記者的深切感受:華藥的轉變,根源在于思想的轉變。
從青霉素起家的華藥,沒有把傳統產業當包袱,而是創新思維方式,在老產業基礎上向新求變,一步步發展成新興產業;始終堅持自主創新,開放合作,努力探索前沿技術,未來產業“超前”發展。
經歷轉型之痛,胡衛國更加懂得:“堅持創新發展,傳統產業也可以形成新質生產力?!?/p>
當今世界,生物醫藥產業風起云涌。在貌似平靜的醫藥市場背后,一場事關國家安全的較量,正在激烈地進行著。別小看生物醫藥,它可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事關人類生命健康,更是中國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核心領域。放眼全球,輝瑞、強生、羅氏等制藥巨頭,正加緊布局AI制藥、生物制造等關鍵技術,加快生物醫藥數字化、智能化步伐。
華藥,再一次來到爬坡過坎的關鍵時刻?!敖夥潘枷搿撔买寗?,是在生物醫藥領域制勝的法寶。”胡衛國堅信不疑,顛覆性技術是實現新跨越的“戰略必爭”領域,一分鐘都耽誤不得?,F在,他和研發團隊正爭分奪秒開展新型疫苗、抗體、細胞因子等創新生物藥前沿研發,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培育新的“核爆點”。
突圍艱難,但胡衛國不氣餒:“要加快奔跑,努力攀上生物醫藥的‘珠峰’,就像當初開創抗生素工業化生產新紀元那樣,只有這樣,才能‘把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命脈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p>
一縷溫暖的陽光灑進江南小院,金黃的柚子沉甸甸掛滿枝頭,胡教平摘下一個給記者:“這棵樹在這里生長了幾十年了,你看,現在還是枝繁葉茂,果實累累?!保ê颖比請笥浾撸簭埼木?周潔)
12月28日《河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