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18世紀德國哲學家謝林在《藝術哲學》中,總結出一句流傳甚廣的話——“建筑是凝固的音樂?!?/p>
建筑,不僅僅是我們在生活中尋求庇護的所在,還是我們改造世界藝術手段的體現。
河北各地的近現代建筑,從風格、工藝、造型及材料等不同側面,見證、反映了河北近現代歷史和經濟社會發展軌跡。
這些建筑既蘊含著傳統文化的元素,也通過吸收使用外來建筑形式和工藝,實現了風格和功能的多元。
1、現代建筑的開端
百年老建筑背后的近代化歷程
2021年6月19日,秦皇島,北戴河,東經路。
“這種結構正是北戴河別墅群的一大特色。”北戴河文保所副所長王學功,指著班地聶別墅全部使用不規則毛石砌筑出的規整高臺介紹。
高臺,是沿海區域建造別墅時起支撐作用的一種特殊地基。說它“高”,因為這種地基往往超過一米。“臺”,指的則是其半地下室的結構。
“這種高臺是為了應對沿海潮濕的氣候,”王學功說,“在北戴河現存的117棟老別墅中,幾乎每一棟都能找到相似的高臺?!?/p>
這些老別墅,分布在今天秦皇島北戴河區的東經路、鷹角路、保四路、草廠西路等不同地方,分別處于北戴河的山麓、海邊、綠蔭等不同風景區。
新中國成立前,北戴河的老別墅一度有719棟之多,涵蓋了美、日、英、意、俄等20多個國家的不同建筑風格。
“鼎盛時期,北戴河別墅群和廬山、青島、廈門別墅群,被譽為全國四大別墅群之一?!北贝骱游谋KL閆宗學說。
像其他幾個著名別墅區一樣,北戴河別墅區也曾有許多近現代名人在此流連。著名詩人徐志摩就曾在《北戴河海濱的幻想》中寫道:“我獨坐在前廊,偎坐在一張安適的大椅內……廊前的馬櫻、紫荊、藤蘿,青翠的葉與鮮紅的花,都將他們的妙影映印在水汀上……從樹的間隙平望,正見海灣。”
文中提到的前廊,正是北戴河別墅群的第二個特點——明廊。
北戴河別墅均帶有回廊,從一面、二面、三面到四面回廊不等。寬闊的廊檐并不符合當地人的居住習慣,但足夠寬闊的區域,卻滿足了這些別墅建造于海濱之地的主要用途——度假休閑。
在度假休閑中享受濱海美景,使得北戴河早在20世紀之初,就和夏威夷齊名,被譽為東亞避暑勝地之冠。
1891年,英國工程師金達在勘查天津到山海關的津榆鐵路線路時,發現了北戴河村絕佳的地理位置。隨著金達在其“朋友圈”內的廣泛宣傳,1894年,英國人史德華在北戴河修建了第一棟海濱建筑。
這一年,津榆鐵路通車。北戴河作為沿線站點,有了交通上的便利,吸引了眾多前來避暑的外國人在此落腳,就此留下了各具特色的老別墅。
1898年,面對越來越多外國人在北戴河強占土地的局面,清政府辟秦皇島為自開口岸,劃定“戴河以東至金山嘴沿海向內三里,及往東北至秦皇島對面為各國人士避暑地,準中外人雜居”,以限制外國人的活動范圍。
北戴河的開發,因津榆鐵路而起,而津榆鐵路的出現,則緣于唐山開灤煤礦的開發。
在燕趙大地上,采用西式結構、材料、施工方式的近現代建筑,正是伴隨著中國北方近代工業在河北的發軔而出現的。
2021年5月13日,唐山市趙各莊礦洋房區。
開灤集團趙各莊礦業有限公司退休職工常青,又一次到這里核實洋房的各種尺寸。出于對這些老建筑的喜愛,多年來,老人一直在自發繪制老洋房的結構圖。
在10號洋房前,常青敲敲硬雜木的窗套,摸摸煥發著金屬色澤的黃銅紗窗,“一百多年了,還這么結實!”
這棟兩層建筑,建筑面積841.99平方米,修建于20世紀初,也是歷經大地震浩劫后,唐山唯一一棟保存完好的二層老洋房。
洋房底部為1.5米高的堅固條石地基,其上框架和頂梁均為木制架構,頂梁之上又增加了懸空鐵瓦。這種特殊的輕質結構,也是10號洋房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沖擊中,僅出現一根木制支柱略有位移的重要原因。而周圍數十棟洋房卻倒塌殆盡。
10號洋房主體結構采用美國紅松,需雕刻的部位為硬雜木。進門的拼花瓷磚,歷經一百多年花紋依然清晰,只是稍有磨損。洋房窗子的插銷,大部分也仍能正常使用。
這樣一棟高規格建筑,出現在一百多年前的趙各莊并非偶然。
“這要從唐山煤炭業采用西法采煤說起?!碧粕綆煼秾W院教授閆永增說,20世紀初興建的趙各莊礦,引入了很多外籍工程師,類似的洋房主要供給當時的外籍礦師居住和辦公使用。
1878年,開灤煤礦的前身開平礦務局開建,開啟了中國煤炭工業的源頭。開平礦務局引進西方設備技術開采煤炭,唐山由此崛起了中國近代第一座機械采煤的大型礦井,也迎來了第一批外國工程技術人員。
此后,1889年,唐山細綿土廠生產出中國的第一桶水泥;1914年,唐山德式啟新瓷廠在中國率先使用陶瓷機械,燒制出第一件標準衛生瓷;1921年,秦皇島耀華玻璃廠在中國乃至亞洲第一家采用“機制平板玻璃”工藝……這些企業,為近代中國生產出了第一批國產近代建材。
如今,它們的老廠房也都已成為當地重要的工業遺存。但透過這些百年老廠,依稀可見我國一百多年間的工業發展進程。
三張老照片定格城市勃興
“這就是正太鐵路的開通儀式。”
2021年7月9日,石家莊文獻收藏家王律小心翼翼地打開一本8開大的《正太鐵路》影集——這本影集1913年由法國巴黎昂貝爾出版公司出版。
照片上有一群身穿馬褂、頭戴花翎的清朝官員和西裝禮帽的外國工程人員,他們身后是一座車站,正前方為一條鐵軌,車站上方的法文寫著“從石家莊到太原府”。
這張照片一經面世,就引起了河北傳媒學院教授李惠民的注意。他研究石家莊近現代史已有多年。
“看左上角——帶老虎窗的二層建筑,就是正太飯店南北兩排坡屋頂建筑?!崩罨菝裾f,這也是目前現有資料中,最早拍到正太飯店的圖片。
時光,透過這張照片,來到2021年。
6月1日,正太飯店,翠綠的爬山虎覆蓋了絕大部分的墻壁,給這棟略顯古樸的建筑更增加了幾分年代感。
建筑的東立面有著明顯的古典主義建筑風格,南立面一層為巴西利卡式連續拱券外廊,二層為開敞柱廊,三層為尖頂,建筑布局極有韻律。
巴西利卡是古羅馬的一種公共建筑形式,其特點是平面呈長方形,外側有一圈柱廊。這種建筑形式在西方大都市里曾常用于法庭或者大商場。而精致的老虎窗、屋頂坡度的轉折以及法式廊柱等則為明顯的法式建筑風格。
1907年,正太飯店所在的位置,是正定府下設的獲鹿縣石家莊村村東。當年名不見經傳的小村側畔,為什么會出現這樣一棟精致的法式建筑呢?
“這得從這張照片上的正太鐵路說起?!崩罨菝窠榻B,1898年,清政府照準在山西太原到正定府柳林堡(今石家莊柳林鋪)之間修建鐵路。1904年,正太鐵路總工程師、法國人埃士巴尼將這條鐵路的東起點改設到了石家莊村東。
1902年修建的盧漢鐵路(今京廣鐵路)也從石家莊經過,并在石家莊村東設站枕頭站(今振頭)。1907年,正太鐵路通車后,兩條鐵路因軌距不同并不能對接,南來北往的貨物需要在兩鐵路間轉運。這使得532人的小小石家莊村,成為商業聚集之地。
而法式風格的正太飯店,出現在法國人主持修建的正太鐵路旁,服務于日益興盛的鐵路運輸貿易,也就不足為奇了。
鼎盛時期的正太飯店,擁有69個房間。即使現在走進這座建筑,當年的奢華隨處可見:正門入口處的拼花地板鮮艷大氣,旋轉木樓梯雖漆面脫落但雕花精致,南北樓的兩側都有寬闊的圓拱形廊檐,每一個房間都鋪著木地板。
正太飯店硬件設施豪華,當年的服務標準也極高。李惠民介紹,由于起初接待外賓較多,飯店不僅提供中餐和法餐等,連茶役、廚師也都受過專門的法語、英語培訓。
裝修豪奢、服務高級的正太飯店,成為當年往來石家莊的社會名流和軍政要員的首選。
軍閥混戰階段,閻錫山曾在這里召開過軍事會議。
張學良、楊虎城多次到石家莊,都曾入住正太飯店。
眾多軍政要員頻繁出入正太飯店的背后,是石家莊作為現代城市的勃興。1925年,隨著工商服務業的發展興盛,石家莊申請建市,正太飯店一時風光無限。
李惠民翻出另一張出自《駐石侵華日軍相冊》的老照片:正太飯店正門堆滿防御沙袋,門口有日軍巡邏。這張照片拍攝于1937年10月11日。盧溝橋事變后,日寇迅速占領石門(即今石家莊),并將正太飯店作為日寇第一軍兵站部后勤供應基地,被日偽鐵路管理機關辦公場所占用。
“對于日軍來說,石家莊軍事地位太重要了?!崩罨菝窠榻B,1939年10月,正太鐵路完成改軌,1941年2月,石德鐵路建成。這時的石家莊扼平漢(今京廣)、石太、石德三大鐵路,成為華北重要的交通和物資樞紐。
1947年11月12日,石家莊解放。
代表著石家莊這座城市重要轉折點的時刻,同樣被記錄在一張老照片中——幾名解放軍戰士拿著槍從正太飯店門前跑過。當時的正太飯店和大石橋,正是國民黨在石家莊的最后據點。
“這張照片刊載于1948年第30期《東北畫報》。正太飯店是這附近最高的建筑,也因此,紅旗插上正太飯店樓頂意味著石家莊的解放。”李惠民說。就這樣,正太飯店完整見證了石家莊從一個小村到交通樞紐再到人民城市的全過程。
20世紀50年代,石家莊迎來新中國的工業發展高潮,棉紡廠、制藥廠等紛紛落地京廣鐵路以東,這改變了石家莊在日占時期向西發展的格局。正太飯店則隸屬鐵路部門管理使用,一度被用作單身宿舍、辦公區。
2008年,正太飯店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21年5月31日,沉寂多年的正太飯店再次熱鬧起來:石家莊推進中央商務區項目建設,要把正太飯店修繕加固,恢復這座百年老字號的使用功能。
正太飯店外圍開始施工,轟隆的機器,將重新喚醒正太飯店,尋回石家莊的原點。
兩組廠房和“一五”記憶
在今天的石家莊和平東路,有這樣兩處具有明顯蘇式風格的工業建筑群。
它們以和平路為界,分為南北兩處,風格相似又各有不同。路南的窗戶全部為直角,路北的窗戶為直角和圓拱形間或出現,但所有門窗洞口的尺寸比較大,明顯有別于中式建筑。
這就是今天的華北制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部及華藥康欣有限公司。
“這兩處廠房,是‘一五’期間蘇聯援建我國的156項重點工程中的兩項,都由蘇聯專家設計,帶有鮮明的蘇式風格和時代特色。”如今93歲的劉劍章,曾在華北制藥廠籌備處秘書科工作。1955年華藥落戶石家莊時,正是他最早為蘇聯專家設計圖紙收集了基礎資料。
我們今天看到的和平路北側的華藥原淀粉廠廠房,中間圓拱形入口為5層,以此為中心,兩側緩慢降低至4層、3層。長達219米的淀粉廠車間,所有生產工藝在一個廠房內完成,這與路南一道工序一個廠房完全不同。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設計呢?
“你看和這個字母像不像?”劉劍章顫抖著手在紙上寫了一個“п”——這個俄文字母,讀po音,像極了淀粉廠的建筑造型?!叭A藥選址落戶石家莊時,這里還是一片茂盛的莊稼地,石家莊市委的同志曾語重心長地跟我們說,東郊是一片機井地、高產田,你們要節約用地。”
原來,按п字形的廠房設計,初衷是節省土地資源。
“你知道拱門上的這些圖案分別代表什么嗎?”7月13日,帶記者走到原淀粉廠門前,華藥康欣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郄佳指指兩道巨大的圓拱門。拱門上方,從下往上,分別是一串紫色葡萄、華北制藥廠名、兩片綠葉、鑲滿種子的時鐘以及飛翔的和平鴿。
“葡萄代表著這里生產葡萄糖,種子代表玉米原料,和平鴿則代表蘇聯援建我國的友誼?!臂Ъ呀忉?,這處廠房正是以玉米作原料,生產出淀粉、葡萄糖,供給一路之隔的抗生素廠。
事實上,以這兩個項目為主體的華北制藥廠,是以重工業為主的156項工程中為數不多的輕化工項目,也是當年舉全國之力建設的、當時國內唯一的抗生素大廠。1958年,華北制藥廠正式建成投產,徹底結束了中國對青霉素、鏈霉素進口的依賴,中國人從此用上了自產的抗生素。
以現代的建筑風格看,工業建筑大多只為滿足生產所需,很少采用精致的修飾,但在淀粉廠的建筑外形中,這樣的精致幾乎隨處可見。
“看中間和頂樓的腰線。”順著郄佳所指,位于2—3樓中間一道貫穿的腰線切割整齊,和頂樓的腰線形成呼應。入口正門兩側的兩道木門,門套采用了雕花漢白玉裝飾,配合著整體灰白建筑,看起來莊重典雅,讓冷峻的工業建筑帶有藝術之感,也讓人從細微之處體會到當年重點工程的建設標準之高。
但對更多老石家莊人來說,說到華藥,尤其是淀粉廠,印象最深的可能還是它的玉米機械化倉庫。
外觀獨特的玉米機械化倉庫分兩個組成部分,分別是工作塔和圓倉-星倉。其中,72米高的工作塔,在很長時間里,都是河北最高的構筑物。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華藥商標,中間高高聳立的,就是工作塔。
“工作塔的建設過程在當時是很先進的?!眲φ禄貞?,在蘇聯專家指導下,采用了當時先進的升模建造工藝,用巨型鋼制模板卡在工作塔上,建設一層,升高一層,“建設過程中,就有很多人好奇,這建成了得是個什么樣?!?/p>
72米的工作塔,只相當于今天24層民居的高度,但在當年的城市建筑普遍只有一兩層高的情況下,已是堪稱“高聳入云”的城市地標。
在那個年代,年輕的工人們曾以在這座高塔里工作為榮。
“我當年在廠里負責升旗。每次爬到塔頂升旗時,總會忍不住朝遠處看——向北能看到正定大佛寺,向西能看到鹿泉西山?!?021年5月19日,82歲的蘇風臣站在工作塔旁邊,不無懷念地講述。他16歲考入華藥,是工作塔里的第一代工人。
緊鄰工作塔塔北的兩條鐵軌已經銹跡斑斑。蘇風臣蹲下去,摸了摸這個鐵家伙,“那時候,從各地運來的玉米,就從這里,一車皮一車皮通過塔底部的斗式提升機,完成倉儲、稱重、過篩、凈化的過程,通過橫跨空中的管道,進入南側的淀粉廠車間?!?/p>
如果說工作塔的建造,難在高度,那么圓倉-星倉的建造,則難在精密。
單個圓倉和星倉最大容量分別是600噸和100噸,它們同時裝滿,可存放15600噸玉米?!敖ㄔ烨跋仍诘叵峦诔鲆粋€十幾米深的大坑,將木頭一排排打下去,澆筑瀝青,來增加地基的承重?!碧K風臣回憶。
在河北境內,類似蘇式風格的工業建筑,并非只華藥一處。
“一五”期間,蘇聯援建我國的156項工程,落地河北的還有石家莊熱電廠、熱河釩鈦聯合工廠、峰峰馬頭(中央)洗煤廠、峰峰通順2號立井等。這些項目及其配套和相關工程,共同奠定了河北現代工業基礎和產業支柱。而這些工業建筑典雅大方、厚重且不失精美的蘇式設計風格及其先進的建筑工藝,對當年河北工業建筑的設計、建造無疑具有一定的帶動作用。
2019年,華藥淀粉廠和抗生素廠部分建筑被列入第二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2021年7月,石家莊市政府明確,將深入挖掘其工業遺產資源和工業文化底蘊。
2、民居建筑的演變
民用高層:城市“長個兒”記
建設單位:棉紡二廠
施工單位:河北四建
天津大學設計院設計
1991年建
這幾行紅色大字,噴涂在今天石家莊青園街談南路交口的棉二社區1號樓樓體南側,字跡已略有些褪色。
棉二1號樓,這棟Y字形高層民居,以及同一社區的15、33號樓,正是石家莊最早的高層民居。
“15、33號樓建于1984年,是16層高的板式結構;1號樓則是25層高的Y字形混凝土澆筑建筑。其中1號樓不論是高度、造型還是建造工藝,都要難于另兩棟建筑。”原河北規劃設計院院長邢天河說。
為什么石家莊最早的高層民居會出現在這里呢?
“當時廠里職工不斷增加,原有的宿舍不能滿足所需,土地資源也有限?!?6歲的高秀蘭回憶。退休前她曾擔任石家莊第二棉紡織廠廠長。要在棉紡廠職工宿舍原址蓋樓解決職工住房問題,只有蓋高層建筑。
蓋高層,首先要解決建筑設計問題。
“15、33號樓高層的圖紙,是我們從北京一家企業買回來的?!备咝闾m說,1983年,能設計高層住宅的單位鳳毛麟角,這兩棟樓復制了北京這家企業的職工宿舍。
到20世紀80年代末,棉二籌建1號樓時,決定面向全國征集設計方案。最終,在投標的多家單位中,天津大學設計院的Y字造型方案被選中。
2021年5月17日,1號樓9樓。
剛買了二手房的趙偉正在裝修。裝修師傅現場向他抱怨,僅僅是砸掉陽臺和臥室之間的非承重墻墻垛,就耗費了一天多——怕趙偉不信,師傅特意用拳頭使勁擂了擂墻,“聽聽,每一面墻都是實心的?!?/p>
高秀蘭聽說這個事兒后笑了。她回憶,1號樓底部有300多根承重水泥柱,每一根都有設定好的鋼筋數,“設計方的工作人員特別認真負責,每天蹲在地基前,一根柱子一根柱子地數,差一點都要求工人返工。”
不僅如此,當時沒有全自動的水泥攪拌機,水泥、沙子和水的配比,全部人工稱重,“連攪拌用的水泥罐都要稱?!备咝闾m說。
幾十年彈指而去,如今,百米高層住宅在任何城市都早已不再新鮮。但有一個城市的建筑“長個兒”,卻仍然引人注意。
位于今天唐山市朝陽道和建設路交口的市供電公司住宅,是一棟18層高層民居,通高不過60米,看上去有些陳舊。
“這棟樓現在看著不突出,但這可是原唐山市規劃局批準的第一棟高層住宅?!碧粕绞凶匀毁Y源和規劃局機關黨委副書記錢振華介紹,這棟樓同樣開工于1991年。
在唐山這片土地上蓋起18層民居,意義重大。
1976年7月28日,唐山發生7.8級強震,94%的民用建筑被震毀。
在重建過程中,建筑專家們首要考慮的問題是,房子怎么蓋才能抗震。
專家們討論之后,決定將唐山市的住宅建筑,按照地震安全評估結果和地震影響確定的地震烈度進行抗震設防?!案鶕≌鸩粔摹⒅姓鹂尚?、大震不倒的抗震原則設計?!痹颖钡卣鸸こ萄芯恐行闹魅翁K幼坡回憶。
1976—1986年,唐山重建的民居以5層條式樓為主,另有6層塔式樓和3-4層的條式樓,均按照抗震烈度Ⅷ設防。
正是因為唐山大地震,原建設部根據當時的建筑設計能力、施工水平,在全國首次發布《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此后的許多年里,出于抗震考慮,唐山市的民居建筑都不高。
這一設置卻在1991年有了突破。
“20世紀90年代以前,建造的建筑都不高,住宅建筑更是如此,這在全國也很普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受到國家經濟水平的限制,二是受到建筑抗震技術的制約。建筑所應用的結構體系也比較單一,當時房屋結構基本上都采用砌體結構,也就是過去通常說的磚混結構,很少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體系?!焙颖苯ㄖO計院總工習朝位解釋。
“隨著1989年國家頒布了1989年版《建筑抗震設計規范》,采用了以概率可靠度為基礎的三水準抗震設防目標,即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并于1990年正式實施,標志著我國建筑抗震技術上升一個新臺階?!绷暢徽f。
“因計算機的普及、結構計算分析能力的增強,也為高層建筑設計奠定了基礎。隨著國家經濟迅速發展,建筑結構開始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體系,使建筑結構體系更加多樣,高強鋼筋、高強混凝土等新型建材也有了快速發展和應用,大量高層建筑開始涌現?!绷暢徽f,“這不僅是唐山市,也是全國建筑能‘長個兒’的原因?!?/p>
時代在進步,建筑技術也在進步。
2009年1月獲批的唐山君瑞國際花園小區,共32層,高97.9米。這是唐山市最早接近百米的住宅建筑。
除了市場需求,抗震技術的發展也為城市建筑“長個兒”提供了技術支撐。
2021年4月19日,唐山市新華西道,北方交通大學院內,原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蘇幼坡蹲在負一層樓梯拐角位置,掀開墻角的遮擋物,露出一個直徑40厘米的巨大膠墊?!斑@是地震后,唐山第一座采用了隔震技術的建筑?!?/p>
蘇幼坡介紹,這種膠墊多為一層鋼板一層膠墊,會安置多個在建筑基座上。當地震發生時,膠墊會像汽車減震彈簧一樣吸收一部分地震的破壞力,膠墊具有的柔韌性也能允許建筑有一定幅度的晃動,從而減輕地震對建筑骨架和內部設施的破壞。
“隨著建筑抗震新技術不斷發展,消能減震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多。消能減震技術就是在結構中安裝消能器(阻尼器),通過阻尼器的變形吸收和消耗地震能量,給結構提供附加阻尼,達到減小結構的振動反應,提高結構的抗震能力?!绷暢徽f。
7月9日,石家莊建設大街,河北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科研生產作業樓,在套建改造時,就應用了消能減震技術。
走進大樓,在位于一層的中廳能看到所應用的巨大斜拉臂消能減震構件。
“消能減震技術應用于高層建筑會起到更好的減震效果,我們院已經設計了一批應用減震、隔震技術的建筑。”習朝位介紹。
“對于建筑抗震來說,建筑體型越規則,對建筑抗震越有利。這不僅要求建筑平面規則、對稱、方正,建筑立面簡單,并且在建筑豎向剖面上也不能有明顯的不連續或者是突變。只有規則的建筑體型對建筑抗震才會更加有利?!绷暢徽f。
在建筑技術進步和建筑材料升級以及抗震技術提高的推動下,近百米住宅高層在唐山市不斷拔地而起。1986年落成的30米高的唐山大地震紀念碑,曾一度巍峨地俯瞰整個城市,如今,被淹沒在一片高層之中。
傳統民居:因地制宜的“萬花筒”
在建筑領域,再也沒有比民居更能反映當地自然地理特色和風土人情的不同。在我們身邊,城市民居正在變得越來越像,但在鄉間,很多民居仍保留著屬于自己那片土地的特點。
2021年4月18日,周末,井陘縣于家石頭村。
游客們陸續在村頭停下車,順著一條凹凸不平的石子路走進村子。和別的景區不同,游客們來這里,不看山不看水,看的是一棟棟石頭房子。
“于家石頭村是太行山區民居風貌的典型代表。我省山地主要由太行和燕山兩大山脈組成,近山民居也多采用‘靠山吃山’的民居建造手法?!焙颖贝髮W建筑工程學院副教授賈慧獻說,具有相同特點的還有邢臺英談村,紅色錯落的民居也源自居民就地取材,采用當地石英砂巖建造房屋。
“類似的山區風貌民居,約占全省民居的35%?!焙颖笔∽》亢统青l建設廳村鎮建設處馬銳介紹,這與河北倚太行、屏燕山不無關聯。
2021年5月17日,邯鄲串城街。
古街新貌,也保留著部分老民居特色。
“先看門檐,再看巷。”順著邯鄲規劃設計院院長高瑞宏所指,串城街南段一棟古建本就高聳的門檐上,居然還設有一處一米多高的閣樓?!斑@是一處瞭敵塔,過去,因戰爭頻繁,富戶為保護財產安全,會安排專人在此處值守?!?/p>
位于串城街上,即便是曾留下藺相如回車避讓廉頗故事的回車巷,也沒有想象中寬闊,尤其在兩側民居高大院墻的襯托下,更顯逼仄?!昂颖痹缙诿窬訋в泻軓姷能娛律省Q嘹w大地,歷代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爭頻繁,導致老百姓在建造民居時自帶防御——高墻窄巷?!?/p>
以邢臺、邯鄲為主的冀南地區,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這種氣候特點,使民居結構必須關注如何抵御寒風。
“極具特色的冀南地區‘兩甩袖’民居結構——平面布局呈‘凹’字形,左右對稱兩邊出袖,兩袖合圍。‘袖’的布局非常適合當地的氣候特點,能有效阻擋冬季西北風吹進正房。”高瑞宏介紹,除此之外,冀南民居正房和廂房之間有多個臺階構成的廊檐,既可以遮擋雨水,也可用作晾曬或休閑。
2021年5月21日,華北理工大學建筑工程學院。
副院長陳建偉拿出一摞卡片,上面是他們用半年多時間,選定冀東地區14個區縣作樣本繪就的精確民居樣本。有趣的是,他們發現,冀東民居同樣在和風做“斗爭”。
“冀東民居正房正中習慣開一個后門,并在后門的西北位置蓋一個用于遮擋西北風的拐角墻壁。冀東民居穿堂套院多,多為矩形,前院是豬圈等配套設施,中院是正房和東西廂房,后院是菜園和儲藏間,一道穿越正中的屋門是冀東民宅的特色之一,這是為方便戶主在幾個院之間行走?!标惤▊タ偨Y。
穿堂套院的建造格局,有著濃烈的沿海特色:前后院的功能不同,穿堂還能形成良好通風效果——這并非冀東民居不需要保暖,而是在沿海潮濕的氣候面前,通風和生活便利更被需要。
地緣因素的影響,也豐富了河北民居的多樣性。
“冀中地區的民居多以合院為主,正房坐北朝南,一般三至五開間,中軸對稱,窗戶朝院內開不對院外?!辟Z慧獻介紹,冀中民居南北長東西窄,這種合院結構受北京四合院影響較大。
同樣的地域影響,在占比最小又靠近山西的冀北民居中,出現了兼具北方四合院,又帶有山西民居特點的建筑。
“冀北地區氣溫低,為滿足保溫需求,民居大多選在向陽背風的緩坡地帶,且修建得相對低矮?!毙咸旌咏榻B,一堂兩屋的格局,有著相比其余地域更寬大的窗,這樣的設計是為增加陽光照射的范圍,提高室內溫度。占據室內一半面積的土炕,也是同樣的存在價值——取暖。
2021年7月14日,正定縣周家莊村。
村民劉換肖熱情地招呼客人在自家寬敞的客廳落座。這棟3間的民居有左右對稱的臥室,洗衣間隱蔽在臥室后,東偏房是小廚房,入戶門位于小院東南角,西南角是可沖廁所。
這是一棟當下常見結構的民居。
高瑞宏觀察到,這種結構變化是由于近些年民居的設計越發側重居住功能。
他回想起20世紀80年代為家人設計的一套民居——土炕位于正房東側,西南角安置縫紉機,東北角是廚房。再往前推十年,縫紉機的位置是火炕??p紉機和火炕能享受到突出位置,都是為了方便手工縫紉時對光線的需求——在那個年代,手工縫制還在生活中扮演重頭戲。
到了21世紀初,太陽能、液化氣普及,農村糧食存儲空間也不需要那么大,其中一間儲藏間改為室內廁所與洗澡間,基本達到城市生活的品質。
進入21世紀以后,民居的結構開始有了新的設計。
新式民居:建造的點滴變遷
2021年4月9日,石家莊藁城區大同村。
村南一棟在建的二層民居正在上梁。
“左,再左,停,落,落,好?!笔仪f軒立集成房屋有限公司負責人陳俊民用手勢指揮著吊車,把一片歐松板嵌進一組鋼架間完成了上梁,“裝配式民居現場施工簡單,工作都在前期。”
在視頻中看到這樣的蓋房工藝,趙玉超看得發呆:“小時候蓋房,上梁哪這么簡單?!?/p>
趙玉超是辛集市南呂村村民,他用樹枝在地上畫了一幅20世紀80年代的上梁示意圖:房屋的南北跨度上的架構為梁,東西跨度上的為檁。梁和檁搭建好后,要鋪一層葦箔上一層泥,“講究的戶主還會鋪塑料布用于防水防潮,再用爐灰進行硬化,用以抵御雨水沖刷?!?/p>
“那時蓋幾間房,要用到土坯、葦箔、檁條、木梁、碎麥稈、黃泥、爐灰……”趙玉超扳著指頭數。
當年用土坯做的墻,厚度可達75厘米,細密的泥漿和摻雜碎秸稈的土坯完全黏合,不透風不跑氣,“土坯房看著土,住著很舒服,冬暖夏涼。”趙玉超描述中不無懷念。但隨著抗震要求提高、建筑材料多元和施工工業化發展,土坯房逐漸退出了民居市場。
建材的變化,帶來建筑工藝的不同。
辛集市南大過村昔日的建筑隊工頭劉二鵬感慨,曾經,他一瓦刀上的泥漿能剛好覆蓋一整塊磚。不借助任何水平工具,他砌出來的墻上,磚幾乎總在同一水平面上。等墻體達到設定高度,只需要把定制的水泥預制板一塊塊排好,中間用水泥勾縫澆筑,房屋的主體結構就大功告成。
1987年,劉二鵬就是用這一工藝,蓋起了南大過村的第一棟水泥預制板屋頂的新房。他也目睹了水泥替代泥漿,紅磚取代土坯,預制板頂了檁條和梁。
但十余年后,這一建筑工藝,又過時了。
1998年,趙玉超轉業回到南呂村,用當時流行的四梁八柱工藝,蓋起了三間新房。
四梁指的是地梁、圈梁、過梁、挑梁,地梁加固的是地基,圈梁加固的是立面墻,過梁加固的是入戶門,挑梁加固的是房檐。八柱是三間正房需要的立柱總數,同樣采用水泥澆筑,二者的目的一致,那就是反復強化建筑強度。
建造工藝不斷升級,但房屋構造大同小異。
“過去的民居沒什么設計,只有正房偏房。基本立個框架,房子就蓋好了。你去我們村看看,大半個村,可能家家結構一個樣?!壁w玉超所說的一個樣,一般是廁所在大門的對角,廚房位于偏房,進門是客廳,兩側是臥室。
如今,“一個樣”也在被打破。
2021年4月9日,石家莊軒立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陳俊民拖動鼠標,緊盯屏幕,眼前是一套民居的3D設計圖,業主對衛生間和廚房的位置有一些特殊需求,這需要在加工建材前敲定方案。
“業主提出要求后,設計師會根據需求設計方案。小到窗戶的尺寸、顏色,大到房屋結構、布局,完全做到按需定制?!标惪∶裾f,這些定制信息發送到車間的流水線,制作出帶標號的零部件,再運到現場組裝。
這在劉二鵬看來不可想象。
20世紀80年代末,他組建的建筑隊,承攬十里八鄉的民居建造工程,幾乎一張圖紙“蓋”全鄉。
偶爾有經濟條件好的農戶,提出外墻要用水刷石。還有的農戶要求在大門外立墻上做一些幾何圖案,這是劉二鵬接觸的最早的設計理念,也不過是加收幾百元錢。
那是不是裝配式民居的成本會特別高呢?
陳俊民笑著搖搖頭:“一平方米裝配式民居的建造成本只比傳統建造工藝高出300元左右。但從隔熱保溫等性能來說,提高了很多?!?/p>
從磚混到裝配式民居的變遷,其實是我國建筑領域逐步工業化的體現。
“裝配式住宅建筑,一方面可以節約大量人力,這符合當下建筑工人逐漸減少的趨勢,另一方面施工現場產生更少的建筑垃圾,加工過程都在工廠車間,施工過程污染也相應減少。同時,施工進度非常快?!焙颖笔〗ㄖ茖W研究院科研技術部部長付素娟介紹。
目前,石家莊主城區新建住宅小區有了裝配式建筑40%占比的新要求,這一場建筑革命,從農村到城市,無一例外。
3、建筑之美
建筑與科技
2021年7月3日,河北省政協院內。
下午2時,位于主辦公樓一樓的行政處,室溫已高達32℃。處長張文杰打開空調,在機器運轉聲中,室內溫度慢慢降到28℃。
這本來是很多人日常工作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一幕,在這棟辦公樓里卻顯得有些特殊,因為你很難區分,支撐空調運轉的電能中,哪一度來自國家電網,哪一度來自這棟樓對太陽光的收集。
辦公大樓能發電?
在這個大院里,主辦公樓等9棟建筑的屋頂和外墻面上,共安裝了5212.35平方米的太陽能板——這里是全國范圍內省級政府機關第一個利用太陽能發電的項目。
太陽光被收集后,通過一系列復雜的轉化,實現“自發自用,余電上網”。
“在節假日期間,機關辦公樓用電負荷較小時,多余電力并入電網,實現光伏和電網的效益最大化?!睆埼慕芙榻B,每年,這些太陽能板收集轉化的電能有52萬千瓦時,從2013年投入運行至2020年底,總發電量高達330萬千瓦時。
這只是科技讓建筑變得智能的一個側面。
2021年6月18日,石家莊新華路,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當天的室外溫度已達36℃,但進入一樓大廳,體感卻只有26℃左右。而大樓的外立面乃至樓頂,卻不見一個空調壓縮機。
樓內恒溫的秘密在哪?
“在建筑之下?!焙颖苯ㄖO計研究院原總建筑師李拱辰是這棟建筑的設計師。他用筆在紙上畫出這棟建筑的輪廓,圍繞建筑外圍一圈,畫了很多個密集的孔,“地下80米深常年保持在10℃-26℃之間,我們利用這個溫度,來調節建筑內部溫度,起到冬季取暖,夏季降溫的效果?!崩罟俺秸f。
這個過程同于空調運行原理。
住建廳辦公室工作人員安志周帶記者來到位于建筑負一層的地源熱泵機房,機房里轟鳴的機器,連接著大樓外圍250個直徑在20-25厘米的換熱井。
80米深的換熱井內,地表水、地下水和淺層地熱是實現建筑內冬暖夏涼的冷熱源,經過一系列處理后,降溫后的空氣被送入大樓。
“我們計算過,如果采用集中供熱,按照每采暖季每平方米31元的標準計算,辦公樓總建筑面積22000平方米,需要采暖費約68萬元。我們采用地源熱泵取暖,每個采暖季的費用不到30萬元,節省了一半以上的費用?!卑仓局芙榻B。
住建廳大樓利用設備實現了節能,位于石家莊的另一棟建筑,樓體自身就能實現溫度調節。它又是怎么做到的?
2020年12月29日,氣溫零下3℃。
走進河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的辦公樓,很快就暖和過來。河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智能與綠色建筑研究所(被動房屋研究所)所長郝翠彩指指墻上的溫度計,那里顯示22℃——作為國內第一棟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公共建筑,這里的節能率高達90%。
被動房(相同技術原理的建筑,我國稱為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一詞是個舶來品,指適應氣候特征和自然條件,通過保溫隔熱性能和氣密性能更高的圍護結構,采用新風熱回收技術,并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舒適室內環境的建筑。
簡單說,讓建筑借助自然條件和建筑材料,在減少能源消耗的前提下,滿足建筑功能所需。
過去,建筑被認為是種粗活,“齊不齊,一把泥”。一棟更智慧更節能的建筑,精細化被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這種精細化從前期設計建模就開始了。
“你數數,咱們會議室現在幾個人?”郝翠彩笑著說,“一個建筑空間,單位面積活動的人數不等,能耗也就不等。這些在過去并不被注意的細節,在建造一棟超低能耗建筑時,都要被納入計算?!?/p>
這種計算,包括建筑所在地的氣候、建筑中活動的人群、365天不同時段的能耗波動?!按皯舻拈_口大小,甚至一顆釘子釘入外墻帶來的熱橋影響,都要通過精密計算進行處理。”郝翠彩介紹。
這種精密到什么程度呢?
郝翠彩走到窗戶前,“看這個外遮陽簾?!睍h室朝西的窗戶一共有兩個,建筑西側視線開闊,夏季需要這個遮陽簾來降低西曬對室溫的影響,但遮陽簾的固定又勢必用到金屬件。固定遮陽簾的金屬件和墻壁之間帶來熱傳遞,這又會削弱建筑的保溫隔熱性能。
這個矛盾怎么解決?
“建筑保溫層無法固定遮陽簾,我們就在主墻壁和保溫層之間加一個隔熱墊,這個墊既能承重,又能斷熱。”郝翠彩介紹,類似的施工在設計上要求高,施工上要求更高,在窗戶的氣密性上,誤差的要求都是毫米級。
河北是國內被動式建筑的發源地,全國第一棟超低能耗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都在河北試水,全球最大的超低能耗建筑群在保定高碑店市也即將投入使用。截止到2020年底,河北全省累計建設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項目141個、建筑面積440萬平方米。
建筑與環境
“又沒約上?!?/p>
2021年7月14日,北京游客劉英抱怨著放下手機。
每年暑期,想到北戴河參觀一座圖書館要靠“搶”,且一年內只能成功預約一次。
游客到圖書館不看書,建筑成為網紅打卡地,這并不是董功設計這座圖書館的初衷。
這座圖書館位于秦皇島市北戴河區阿那亞社區的海岸線上,距離大海的直線距離不超過一百米,沒有通往圖書館的路,游客要通過細碎的沙灘深一腳淺一腳走到圖書館門前。這里的原名叫三聯書店海邊公益圖書館,在高德地圖里,它的名字后面會加注括號“最孤獨圖書館”。
2015年底,“一條視頻”采訪建筑師董功時,拍攝了他設計的三聯書店海邊公益圖書館,在對外發布時將題目定為“全中國最孤獨的圖書館”。
這條視頻把這里帶向“網紅”。
其實,按照當時拍攝的環境,這個名字挺恰當的。
那時候,阿那亞社區大部分還未建,開發商邀約直向建筑事務所合伙人董功,在社區2.5公里長的岸線邊設計一座圖書館,“最開始的設想,這座圖書館服務于社區居民,是社區的配套建筑之一?!倍φf。
建成后的圖書館,滿足這樣的設定。進入圖書館,閱讀區從2.5米逐漸攀升到7.5米,透過巨大的落地玻璃,幾乎每一位讀者會想到一句詩:面朝大海。
“做這個設計的時候,考慮之一就是調動本已經存在于場地的能量。一棟好的建筑往往同時能提供空間保護和精神享受。”按照這一設想,董功設計了不同于普通圖書館的冥想室、活動區,并充分考慮了光線、風、海浪等自然要素。
起初,他并不滿意最孤獨圖書館的說法。
但隨著視頻走紅,借助高速公路和高鐵的雙重便利,京津冀乃至全國游客蜂擁而至,他們奔赴海邊來體驗的不是圖書館,是建筑本身。
文藝活動也開始青睞這里,孟京輝把戲劇搬到這里演出,大提琴音樂會在這里舉行,動漫展覽、讀書會,圖書館因為建筑特色延伸出更多的公共活力。
“這樣一座建筑,能夠把人從遙遠的地方吸引過來,我想,這是建筑有了打動人的一面?!倍φJ為,孤獨這個詞像一根針,刺破了建筑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和社會之間的隔閡,而建筑的設計之美,也變得不再孤獨。
他漸漸釋懷了。
與參觀三聯書店海邊公益圖書館一票難求相似,位于承德的星空圖書館,也非常難約。
“十一期間的房間早就訂完了?!?021年7月19日,星空圖書館負責人劉曉敏翻翻客房預訂表說。
星空圖書館位于承德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八十三號村的皇家獵苑小鎮,地處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前端,翻過壩梁就是內蒙古草原。
7月的圖書館附近,被幾千畝油菜花包圍,劉曉敏種植的燕麥已結籽,引來成群的鳥啄食,住在圖書館,就像置身于漫畫中。
這座圖書館是怎么做到和環境不違和呢?
“這也是我第一次來這兒震驚的地方?!眲悦粽f,這棟由兩個蒙古包套在一起的建筑,布局了廚房、圖書館、閱覽室、臥室等不同的空間,“這個空間融合了獵苑文化、蒙古包風情,這些對當地風土人情綜合元素的運用,讓房子看著不突兀?!?/p>
星空圖書館的名字,來源于星空。圓拱形玻璃屋頂,白天可采光,在夜晚可以看星星——不是一兩顆星,是銀河星帶。“每年4-11月,我們這里都是觀星的好時段。透過圖書館的玻璃屋頂,在房子里看星星,這滿足了很多人對房子的一種幻想吧。”劉曉敏說,這棟房子讓他看到了建筑本身的自然之美。
作為“圖書館”,這兩棟建筑的功能性并不強,為什么人們會爭相打卡呢?
“這是因為建筑空間與人們對‘詩和遠方’的內心需求取得了一致?!辟Z慧獻說,著名的普利茨克建筑獎牌上鐫刻著“實用、堅固、愉悅”三個詞,人們打卡網紅建筑,也是因為建筑還承載美。
不管是在大海邊的圖書館體會孤獨,還是在森林里的圖書館看星星,這些建筑之美的展現,都源自與河北豐富地貌特征的充分配合,而建筑,也越來越和這些地貌特質緊密結合。
比如位于崇禮冬奧場館“雪如意”和“冰玉環”。
“雪如意”國家跳臺滑雪中心,跳臺環形頂端、賽道剖面線形和底部看臺,與中國傳統吉祥物“如意”的曲線完美融合。
而從“雪如意”頂部的觀景平臺俯瞰對面,C字形的步道繞山而建,中間部分與“雪如意”相連。到了雪季,整個步道被白雪覆蓋,自然地嵌入周邊山體,宛若“冰玉環”。
建筑與規劃
2021年6月9日,河北建筑設計研究院。
85歲的李拱辰唰唰兩筆畫出一個長方塊,補充上幾條線。
老人在線條上標注范西路、東大街、西大街等街道,然后把筆尖點到省圖書館的位置,“1981年,我接到任務時,這里是一塊空地,和今天河北博物院、科技大廈一起,這幾處原本預留的是省會行政中心規劃用地。”
此前,相關部門編制了石家莊第一期城市總體規劃(1955—1975),廣安大街和今天河北博物院、省圖所在正是規劃中的城市中軸線。
李拱辰又在圖上添了幾條線,并不斷標注街道名字:“廣安大街—中山路—博物院—范西路—省圖書館—科技大廈?!边@一區域對應到石家莊地圖上,這條線越發清晰起來。
“到1981年,同樣位于這條中軸線上的省展覽館(今河北博物院)已經建好多年,新的圖書館要落地這里,要考慮實用、美觀,也要兼顧這條中軸線。”李拱辰回憶。
“省圖書館最后選定的方案,是在深入分析功能要求、考慮圖書館發展趨勢的基礎上,結合場地環境,形成了以書庫樓、門廳、總目錄出納廳為中心的對稱設計?!崩罟俺秸f,省圖書館1987年開館,朝南的正門,和原省展覽館北門剛好位于同一直線,這條線繼續向北延伸,又剛剛好對應廣安大街的正中間,完美貫穿了石家莊最初城市規劃中的中軸線。
李拱辰又在筆記本上用鉛筆勾勒出一個倒扣的“澡盆”,在“澡盆”下畫了幾根立柱,澡盆和澡盆相接,立柱和立柱并排?!斑@叫模殼建造法,是國家圖書館當時準備采用的。河北圖書館應用成功后,為我國的廣泛采用開了先河,也為國家圖書館修建積累了寶貴經驗。”
“這一技術工期快,省圖書館主體結構這種工程,三四天就能完成一層建筑?!崩罟俺交貞洠罱K,省圖書館不但如期完工,還為國家節約了40萬元經費。
時光荏苒。2006年,省圖書館和河北博物院分別迎來了改造。
2021年5月21日,河北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建筑師郭衛兵,站在河北博物院新舊館區的走廊,手撫欄桿?!拔矣眠@道走廊做中庭,加上下沉庭院,把新舊館連接起來,既是對老建筑的致敬,也是對建筑原本的中軸線的呼應?!?/p>
順著這道走廊進入南側的新館區,多功能廳和臺階同樣作為中軸線將新館區一分為二,但回字形走廊又巧妙削弱了這種割裂感。
同樣,在省圖書館改建中,也保留了位于中軸線上的書庫樓,利用這道中軸線來對圖書館的功能分區做文章,“在改建過程中,充分利用中軸線來達到新舊建筑的和而不同?!惫l兵說。
在百十公里外的定州,有另一座建筑,將中軸線和2600多年前的古城進行了呼應。
2021年6月3日,定州博物館。
兩位年輕游客走到二樓的北側觀景臺,伸出手臂,手機將年輕的臉和她們身后的玻璃窗收進同一個取景框。
許多人到這樣一個地市級博物館打卡的原因是類似的——從這里高近10米的窗戶看出去,開元寺塔剛好位于窗戶的正中間。
這并不是巧合。
“這是經過反復測算設計的?!痹O計師郭衛兵說,拿出設計方案前,他現場走訪了多次。“定州是座有2600多年歷史的古城,開元寺塔以及貢院都是當地非常重要的地標,在這樣一個環境中,設計新建筑,要不違和、不突兀?!?/p>
“博物館和貢院位于東西中軸線,這一點從博物館大門就很了然。開元寺塔位于博物館西側,就有了利用觀景窗的設計初衷?!惫l兵說。
崛起于燕趙大地的鄴城,曾在我國城市規劃中第一次采用了中軸線概念。今天,建筑師們依然在傳統的中軸線概念中尋找建筑設計靈感,也是一種時空上的對話。
感謝河北建筑設計研究院、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河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河北大學、華北理工大學、華北制藥、邯鄲規劃設計院、石家莊中央商務區項目部、開灤集團對本報道提供的大力協助。
采訪/河北日報記者 白云 王育民 薛惠娟 任學光
執筆/河北日報記者 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