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我們經常說“舍小家顧大家”,疫情期間,華藥很多職工用行動對這句話做了詮釋,特別是堅守崗位的“夫妻檔”,一起聽聽他們的故事。
“我一定會堅守好崗位,請單位放心!”
王勝華在華勝公司制造二部提煉崗位工作,是原材料生產的關鍵環節,而愛人何敏慧負責進廠原材料取樣檢驗。1月5日兩人都是夜班,6日清晨快要下班時,他們接到通知,石家莊將實施封閉管理,沒辦法再返回家中。
“如果上不了班,生產怎么辦?”在關鍵崗位的夫婦倆犯了難。留下來意味著接下來得幾天都要連軸轉,而家里還有幾天前剛患腦出血出院的83歲的老母親和還在上大學的女兒,怎么辦?
夫妻倆一合計,決定“鍛煉鍛煉”女兒,工作不能耽誤。
王勝華所在的提煉崗位,本來是9個人倒班,因為社區封鎖只能靠他們3個人沒白天沒黑夜的守在崗位上,為了保證生產,他們干脆把鋪蓋搬到了現場。第二天,女兒打來的電話,讓他有些著急了:社區進行全員核酸檢測,可老母親別說出門,就連走兩步都吃力。他電話指揮著孩子溝通社區,尋求幫助,問題總算解決了。做飯、洗衣、按摩,照顧奶奶的吃喝拉撒,安慰老人的焦慮,一向被照顧的孩子仿佛瞬間長大了。但是掛了電話,王勝華心里翻江倒海,有對老人的愧疚,有對孩子的憐愛。
但是這些王勝華都沒有告訴正在檢驗崗位忙碌的何敏慧。為了保證生產,前幾天單位進了大批原料,均需要盡快出檢驗結果,以滿足生產使用,等何慧敏忙完又是一個凌晨……
圖為:王勝華一家三口
“這幾天單位領導和同志們都奮斗在一起,大家更親密了,很多事單位都替我們想到了,留下就要干好工作”王勝華激動地說,“疫情面前,方顯真情。我已經做好準備,一定會堅守好崗位,請單位放心!”
“逆行而上,做孩子最好的榜樣?!?/strong>
“媽媽,你什么時候回來?” 孩子的一句話像線一樣,扯著溫玉昆的心生疼。
圖為:李亞賽一家三口
1月6日,接到通知,華民公司的夫妻李亞賽和溫玉昆,趁著社區沒封,帶著行李趕到了單位,也做好了長期堅守的準備。溫玉昆在質量管理部負責微生物檢驗,原來25個人的崗位,現在只有7個人,工作量增加了很多,再加上元旦前,環境監測系統剛上新設備,他們一邊調試,一邊操作舊系統,忙得不可開交。而李亞賽所在的動力車間負責整個公司的動力,不僅要確保環境穩定,保障生產運行,更要為隨時開工做好準備。
溫玉昆說,“同時返崗——這個選擇并不困難,生產需要我們,但對老人孩子總有些歉疚。女兒今年只有5歲,一天沒離開過她。短短幾天,孩子越來越懂事了,乖乖在家看書,卻總愛問,媽媽什么時候回來!”
這就是言傳身教的力量。“我們不后悔逆行而上,相信孩子長大一定能明白,在國與家面前,在大我和小我面前,一個人該如何選擇?!?nbsp;
“最近的你,是最遠的牽掛”
石家莊被按下了暫停鍵,身處其中的“莊里人”或多或少有些慌亂,營銷公司的謝勝男更深有感觸,她的愛人曹志丹是華藥山西辦事處的銷售人員,長期駐外,平時就是她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和年邁的公婆一起生活。這次的突然封閉,讓遠在山西辦事處工作的曹志丹慌了神。
“家里有吃的嗎,你們安全嗎?”他一遍一遍的打電話,可畢竟鞭長莫及。
在電話這頭,謝勝男卻顧不上這些,社區封閉了,單位的工作不能停,她負責營銷公司普藥12個區域的授信工作,現在正值春節前的備貨期,是一年中最忙的時候。
為了不影響工作,她把纏人的二寶關在了臥室門外,大寶的網課推到了晚上,任孩子在外面敲門哭鬧。可時間不等人,她要在兩天內完成100多單受理信用審批。經過每天10多個小時的奮戰,她終于按時完成了審批。高效準確的受理速度讓一線銷售人員豎起了大拇指。
曹志丹在山西既心疼又內疚。尤其是聽孩子說“媽媽今天是超人,沒吃午飯,跑出去拎回來三大袋吃的和一桶油,一袋米,一袋面”,他眼前浮現出妻子一個人搬運貨物的身影。
圖為:曹志丹一家四口
在華藥,像他們一樣逆行出征的夫妻還有很多,他們是一對對伉儷情深、并肩前行的夫妻,也是一個個堅守崗位、毅然逆行的縮影,危難來臨,“執子之手共抗疫情”是多年后他們永久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