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沽源縣閃電河鄉馬鈴薯種植示范園,剛下過雨的田壟泥濘不堪,一群人拿著攝像機、照相機、紙筆記錄著什么——這是由中國經濟時報、河北日報、河北工人報、共產黨員雜志社、長城網、騰訊網、鳳凰網等7家媒體記者組成的采訪團,在華藥科技扶貧基地張家口沽源縣閃電河鄉和華藥精準扶貧村張家口陽原縣揣骨疃鎮閆家窯村和窯兒溝村進行深入采訪,“小康路上有你”華北制藥的主題宣傳活動引來了媒體關注。
記者們和示范園負責人梁幕文邊聊邊走到田中央,“今年的馬鈴薯品種好,收成也好,你們看!”梁幕文彎腰隨手拔出一個馬鈴薯,足有半斤重?!耙郧暗霓r藥用了土地板結,影響來年收成,咱華藥的生物農藥,不僅給苗治了病,土地還松軟,產量年年長?!绷耗晃倪h眺著200多畝地說,“只要一個電話,不管咱華藥專家離這多遠,都趕過來指導俺用藥,感動、更感謝!”
他真誠地話語也感染著記者們?!笆谌艘詽O、補齊短板?!惫伯a黨員網記者翟新建說,“咱華藥技術專家,手把手地教,把盲目種植變成了科學種植,讓扶貧‘后勁十足’,這就是‘精準’所在。”
“看,飛到那邊了!”十多位勞作的大姐停下了手里的活計仰頭看著天空。一陣轟鳴聲,無人機已經在河北日報記者的操縱下,飛到了百米開外,一排排整齊的大棚和蔬菜種植園一覽無遺。“規模+技術”不僅讓農民的口袋鼓了起來,還帶動了就業。當得知每年有2萬余名四川、東北的打工人員涌向沽源,記者們稱贊“華藥不僅送來了技術,還拉動了一個產業鏈的成長?!?span>
在閆家窯村大隊部,村書記及聞訊趕來的村民們早早團坐在一起,只為跟記者們嘮嘮華藥扶貧干部來后,身邊發生的變化。在品種羊養殖基地,700多只山羊在養殖場歡騰奔跑,這是扶貧干部16次和村兩委,驅車7000多公里采購回來的。
“扶貧干部把老百姓的訴求當成自己的追求,才能這樣心甘情愿的付出,也才能有今天的成果,讓人欽佩?!敝袊洕鷷r報記者唐沙砂豎起大拇指。
在窯兒溝村整體搬遷的新房和農家院里,河北日報記者馬彥銘和大家交流起感受:“咱華藥的扶貧工作就是典型的依貧施策、依戶施策,閆家窯村有年輕村民,新建品種羊養殖基地讓村民家門口就業;窯兒溝村村民年齡偏大,就解決用水、用電,改善居住環境,從‘輸血’到‘造血’,讓扶貧工作‘陽光普照’,這就是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的必由之路呀!” 夕陽斜照在滿是鮮花和蔬菜的小院里,村里小路兩邊的向日葵,隨微風輕輕搖曳著,一幅美麗的鄉村夕陽圖,記錄著老鄉們脫貧后的幸福生活。
長城網記者鄭建衛深有感觸地說:“事實證明,中央的扶貧政策是真的正確,扶貧干部們帶著熱情和責任,投入全部精力,幫助大伙脫貧,村子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也是華北制藥作為國企的擔當。”
采訪緊張而充實,雖然平均每天都要乘車6個多小時,但大家的熱情卻越來越高漲?!靶】德飞嫌心恪保相l們臉上洋溢的笑容感染著大家,記者們紛紛表示,要用筆端和鏡頭,把華藥的扶貧故事講給更多人。
李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