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它是新中國制藥工業的搖籃,被稱為共和國的“醫藥長子”; 它曾是亞洲最大的抗生素生產廠,它的投產徹底結束了我國青霉素依賴進口的歷史; 與此同時,它也曾深深地影響過所在城市的歷史與現實。 從1953年選址建廠到如今改造搬遷,廠城相依,一路走過了60多年—— 1956年冬,建成后的淀粉廠。 華藥建廠期間,蘇聯援建專家和有關工作人員在淀粉廠工地留影。 悄悄地,它停產了。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華北制藥集團這座72米高的玉米機械化倉庫工作塔,曾是石家莊乃至全省最高的現代化建筑,它不僅見證了華藥的變遷,也經歷了石家莊這座城市的發展。 如今,站在塔底望向塔尖,它的身姿依然雄偉。幾十年來,人們似乎已經習慣了它的存在,直到最近才突然發現,它正在悄然退出歷史舞臺。 “華藥”,這個共和國的“醫藥長子”,親身經歷了石家莊作為一個新興工業城市的發展歷程,也直面了一座城市產業轉型升級、搬遷改造的艱難抉擇。 “改變命運”的清晨 1953年8月29日,清晨6時。 河北省,石家莊。 26歲的山東榮成人劉太元和同事黃克纮工程師一道,從當時的“城市地標”大石橋附近的一間旅社出發,自西沿滄石公路(今中山路附近)一路東行。 路旁只有兩排稀疏低矮的店鋪,僅有的一棟樓房是路北原石家莊日報社的兩層小樓,再往遠看,就盡是茂密的玉米地、棉花地??斓奖彼未逦鲿r,他們轉而往北,穿過望不盡的農田,走到現在和平路附近的位置,登上一處高高的土丘。向西望去,國棉一廠的建筑工地正熱火朝天,北面不遠是石德鐵路,東面是一塊洼地。望著腳下平坦、開闊而肥沃的土地,他們認定這里“很好很合適”。 2014年8月20日,當離休后隨子女移居深圳的華藥原經濟師劉太元坐在家中,為記者追述起61年前那個夏日的清晨,87歲高齡老人的感慨萬千——那個清早他駐足的那片土地,就是后來華藥的廠址所在。而那一天的“探索之旅”,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不僅改變了一個城市的發展軌跡,也改變了包括他自己在內、成千上萬普通人的畢生遭際。 1953年4月21日,當時任山東新華藥廠生產科科員的劉太元隨同該廠廠長袁榮被抽調到輕工業部參加抗生素廠籌建工作。同時抽調的共8人。按照要求,他們要先去上海第三制藥廠學習,再去北京報到。 當年6月1日,劉太元一到北京,就被調入剛成立的籌備處廠址調查組,他們的任務是:為由蘇聯援建的抗生素廠、淀粉廠選擇廠址,并收集匯編基礎資料。 “我們首先想到了首都北京。”劉太元說。但北京作為我國政治文化中心,對建廠有嚴格限制,因而被迫放棄。同時,上海、大連、沈陽、青島等原有工業基礎較好的城市,也因為抗美援朝戰爭尚在進行、要考慮防空因素的緣故,被直接排除了。 于是,更大規模的篩選開始了。 抗生素廠和淀粉廠對廠址有一系列要求:要有豐富優質的水源,有足夠的電力、蒸汽供應,接近原料(主要是玉米)產地,要有良好的交通運輸條件,需要一定的地質和氣象條件以及工業配套能力。 “那時候就是到處跑資料啊,跑水利部查各地水文資料,跑軍委氣象局抄歷史氣象數據,跑糧食部調查玉米大豆產地情況,跑交通部、鐵道部搜集鐵路、公路運輸條件……真是大開眼界了!”劉太元感慨道。 在一系列調研的基礎上,佳木斯、哈爾濱、齊齊哈爾、太原、石家莊、邯鄲、西安、成都等廠址候選地被提出來了。
《河北日報》“華藥”和石家莊:一廠 一城 一甲子
發布時間:2014-10-09 00:00:00 來源: 編輯: 0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