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霞 嘉賓:王小林華北制藥發展規劃部部長 隨著中國經濟半年報的出爐,效益增速放緩成為當前經濟最主要的特征,下一步宏觀政策的走向引起包括醫藥行業在內的各方關注。目前,國家正在加快推進經濟轉型,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醫藥產業也處于結構調整升級的關鍵時期,本報特邀請占據傳統優勢的“在位企業”高層人士,共同探討如何領跑轉型時代,打造醫藥經濟升級版。 穩增長與調結構平衡點 記者:中國經濟半年報已經出爐,效益增速放緩成為當前經濟最主要的特征。在當前投資拉動作用減弱、出口低迷的形勢下,您如何理解穩增長與調結構之間的平衡關系?對于今年下半年以及來年的醫藥經濟形勢您有怎樣的判斷? 王小林:2013年,各項醫藥政策已陸續或即將出臺,這對醫藥企業總體利好,但抗生素的限用、限價、限量依然存續,鼓勵發展中藥、生物制劑等政策,為企業轉型升級確立了方向,行業間的兼并重組、整合勢在必行。新版基藥目錄的出臺、縣級醫院改革的鋪開、二次議價、醫保付費改革的試點以及可能會向全國推廣的廣東差別定價政策等,市場環境依然動蕩,機遇與挑戰并存。預計下半年和來年醫藥經濟總體仍保持平穩增長,藥價水平總體趨降,出口復蘇勢頭可望延續,但制藥企業利潤增幅不容樂觀。 我國醫藥工業的出路和前途唯有轉型升級,在產業價值鏈的更高端參與國內外的市場競爭,在穩增長與調結構之間尋求新的平衡點。 領跑轉型時代 記者:在國家經濟轉型升級加快的契機之下,您認為本土藥企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本土藥企最核心的工作是要“轉”什么?作為主流藥企,在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承擔著怎樣的角色?如何發揮領軍作用? 王小林:在國家經濟轉型升級加快的契機之下,未來5~10年是我國醫藥工業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十二五”期間,華北制藥加快了以原料藥為主向以制劑為主、以抗生素為主向新治療領域轉變的轉型升級之路。與此同時,繼續大力推進結構調整,依托五大基地,通過以“優化產品結構、強化創新驅動、優化市場布局”為主要手段,鞏固傳統優勢,構建新治療領域板塊,提高具備競爭優勢與較高附加值品種對收入的貢獻。 記者:當前,我國醫藥產業正處于結構調整升級的關鍵時期。請您談談在企業自身的產能規劃、產品結構、產業價值鏈等方面該“轉”什么?怎么“轉”? 王小林:華藥將把握醫藥產業調整機遇,依托五大基地,鞏固傳統優勢,構建治療領域板塊,以制劑結構調整為重點加快轉型升級。重點發展四大產業(化學藥、生物制藥、現代中藥及健康產業);聚焦八大治療領域(抗感染、心腦血管、抗腫瘤、代謝類、呼吸、消化、神經系統、免疫調節)。通過仿制藥質量一致性評價,推進阿莫西林等優勢產品發展,爭取2014年第一批完成評價,搶占市場先機;鞏固傳統優勢領域,加快新產品、新技術上市步伐,以生物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不斷提升戰略產品競爭優勢。 產能優化調整 記者:新版GMP認證大限將至,落后產能將被淘汰。在您看來,醫藥行業要實現產能的優化調整,還需要哪些條件或力量的協同? 王小林:當前正是以傳統生物產業為主導加快向現代生物產業升級轉型的關鍵時期,要堅持創新引領,重點突破,聚集發展。一要扶大扶優扶強。希望多部門政策聯動,在醫保目錄、招標、定價、區分質量層次、文號轉讓等方面協同。二要鼓勵創新。通過重大新藥創制、注冊審批綠色通道,鼓勵創新,鼓勵藥品質量標準提升;取得新藥證書的藥品和首仿藥在進入醫保目錄、審批物價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通過仿制藥質量一致性評價的藥品,優質優價;在綠色環保生產工藝技術升級方面給予支持。三要重點扶持有區域優勢的醫藥產業群,如石家莊以發酵產業鏈為特色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四要鼓勵優勢企業進行跨區域兼并重組,提高行業集中度。 (醫藥經濟報2013年9月2日)
《醫藥經濟報》轉型升級激活競爭力
發布時間:2013-09-03 00:00:00 來源: 編輯: 0次瀏覽